索引号: | 00001434-9/2023-00000026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日期: | 2023年04月14日 | 主题分类: | 工作机构 |
关键词: |
2023年嘉定镇街道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根据市、区各级政务公开工作要求,对照《2023年上海市嘉定区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特制定2023年本街道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一、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强化信息公开
做好城市空间格局优化提升信息公开。加大街道重点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引进等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发布印象西大街等开发建设进展信息。做好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精品道路等环境提升工程进展的信息披露,强化成果推介。强化住房保障、改造和、招生入学信息公开。做好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旧住房更新改造等工程项目公示,并加强宣传解释。继续做好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公办学校划片范围、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等信息公开。强化就业、养老、托育和民生保障待遇信息公开力度。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切实做好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政策及服务信息发布,加大政策解读和推送力度。动态更新养老托幼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做好养老、失业、工伤、医保、低保等民生保障待遇标准调整信息及时发布。
二、围绕实现高效能治理强化信息公开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情况公开。加强防汛防台、雨雪冰冻、燃气、消防、交通等应急预案公开和预警提示,提高突发情况信息发布时效性。及时更新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以及易积水小区、道路积水点改造工作进展情况。财政和审计整改信息公开。预算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实行项目预决算信息公开(涉密信息除外)。推进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及时做好政府债务限额、余额等情况公开。公共服务和投诉集中领域监管信息公开。深入推进教育、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公共交通等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披露。持续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学科类培训机构等领域的监管信息披露,加强典型案例通报和消费预警提示。
三、围绕政策实施落地率优化政策解读、沟通和咨询
持续提高政策解读质量。坚持政策解读材料与政策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三同步”,做到“应解读、尽解读”。解读材料应聚焦核心概念、关键词、适用范围、办事指引、操作方法、执行口径、惠民利企举措、新旧政策差异等实质性内容,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提供政策落地指引,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全面准确传递政策意图。探索政社合作、多元参与的政策沟通和辅导机制。积极引入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第三方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社会力量和组织参与政策宣传辅导。健全与企业的机制化沟通渠道,通过新闻发布会、政策沟通会等形式,宣传国家、本市、本区重要市场准入政策、行业优惠政策等。强化政策咨询和办理服务。加强对留言板的动态维护,及时回应和解答相关问题。对咨询量较大的问题,形成常见问题解答清单。持续提高“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政务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窗口咨询服务水平。
四、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政民互动和公众参与
扎实推进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根据年度重点工作编制本单位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于3月31日前向社会公开。通过公开征集意见的方式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内事项开展公众参与工作。持续优化政民互动主渠道建设。统筹做好热线电话、领导信箱、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网上咨询等政民互动渠道的日常维护,强化结果分析应用。严格落实各渠道办理时限,规范做好留言选登。进一步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通率和响应速度,优化办理进度和结果查询、反馈,推动市民诉求解决可视可监管。不断扩大政府开放活动影响力。继续打响“政府开放月”品牌,每年8月集中组织开展以民心工程、实事项目等为主要内容的线下开放活动。活动期间安排答疑、座谈、活动体验、问卷调查等环节,加强与参与公众的互动。结合重点工作,围绕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领域,推动政府开放活动常态化。
五、围绕公开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夯实工作基础
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制度。健全完善公开属性认定流程,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同时,加强对拟公开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坚持 “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严防泄密和相关风险。加强对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保护。科学合理确定公开方式,公开内容仅涉及部分特定对象的,实行定点、定向公开。巩固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完善和动态更新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实现标准目录与业务系统、网站主动公开目录直接融合应用,强化标准化成果运用,确保基层群众关心的各类信息公开到位。规范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集约化平台安全防护和应急保障,做好日常巡查与维护,确保政府网站和各类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运行。规范政府网站各公开栏目内容保障,理顺信息发布机制,科学分类发布相关信息。持续优化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政策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依申请办理质效。依托上海市政务公开工作平台完善依申请件全量管理,确保接收、登记、答复、邮寄、办结归档、复议诉讼报备等关键节点全程留痕、可追溯。注重办理过程中与申请人的沟通,强化便民解答、指引和服务,推动申请人合理诉求的实质性解决。注重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提示、警示作用,以案促改,督促和指导相关单位举一反三,采取切实措施有效降低纠错率、败诉率。
六、工作指导监督和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要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明确政务公开具体责任部门,牵头协调各业务科室,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指导培训。 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培训,有效提升政务公开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每年至少开展1次政务公开专题培训。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和新进公务人员的政务公开通识培训。狠抓工作落实。结合区域和行业特点,制订本单位工作要点,做好任务分解,细化工作举措,明确责任部门,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并将工作要点的落实情况纳入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予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