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F8216000-2020-001 | 发布机构: | 嘉定镇街道 |
生效日期: | 2020年06月03日 | 文 号: | 嘉嘉〔2020〕20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街镇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办事处
嘉嘉〔2020〕20号关于印发《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Ⅲ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的通知
嘉嘉〔2020〕 20 号
关于印发《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Ⅲ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的通知
街道各社区、企事业单位,机关有关部门:
现将《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Ⅲ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嘉定镇街道办事处
2020年6月3日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嘉定镇街道办事处办公室 2020年6月3日印发
(共印50份)
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
Ⅲ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
为建立、健全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开设机制,适应人员疏散、避难安置的需要,提高应急开设的能力,发挥应急避难场所灾时的作用,依据《上海市嘉定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上海市嘉定区人员应急疏散撤离预案》《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关于推进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意见》等相关预案、规定的要求,结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应急避难场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应急避难场所基本情况
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位于嘉定区金沙路168号,学校占地面积70亩,具体四至范围为北至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南至仓场路,西至金沙路,东至嘉定城河。结合学校现有条件,改造建设成Ⅲ类兼顾场地型和场所型的综合型应急避难场所,其中:场地型最高可安置避难人数约为900人,有效避难面积约2700m;场所型最高可安置避难人数约为300人,有效避难面积共约为900m。基地周边交通较为便利,现有南北向道路金沙路,东西向道路有仓场路。其中金沙路是进入学校的主要通道,灾时主要通过金沙路进行人员疏散。
应急事件或灾难发生时,周边居民步行约15-30分钟即可进入该场所,其他避难人员可通过交通工具到达。场所主要功能布局:应急给排水:在学校教学楼南侧的绿地中新增1处深水管井。在深水井旁设置水表井、消毒装置(由专业公司设置安装)及检查井。同时为了提高深水井的利用率,在深水井旁边增设一个应急供水消火栓,便于将其作为嘉定区该片区应急供水水源;监控及广播通讯系统:除利用学校原有监控系统以外,在田径场四个角上各增加一处监控探头,发电机房1处,与学校原有监控和广播系统进行联网,来满足应急避难管理需求,实现对整个校园应急避难区域的全方位监控;应急消防:在应急宿住区增设灭火器10处,每处2具灭火器。灾时消防用水系统利用平时消防管网;应急供电:在学校教学楼南侧的绿地中新增1处150KW柴油发电机组,在每个避难功能区设置电源配电柜(箱),深井泵控制箱敷设专用线路供电。应急电源设置独立的保护装置(含自动和手动市电切换装置),紧急情况下通过切换装置切换市电和应急电,以满足应急避难场所内用电需求;应急垃圾收集:设置1处固定垃圾收集点,位于学校教学楼东南角。灾时在室外宿住区附近按每300㎡~1000㎡一处的原则设置若干个可移动垃圾箱,以方便灾时垃圾堆放和集中处理;应急厕所:学校现有体育馆(1-2层)2处厕所,教学楼(1-2层)2处厕所,为应对突发紧急情况,在三号楼西南侧的转角处预留一处移动式应急厕所布置场地,平时做好电气接口预留。
二、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和启用关闭
(一)日常管理
按照平灾结合的原则,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应急避难场所平时服务于本身原有功能。日常管理由区民防办牵头,负责制定计划、申请落实日常管理经费,会同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检查督导;区教育局配合落实管理任务,并会同开展检查督导;街道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避难场所启用预案》,宣传和告知相关单位和居民群众应急避难场所启用、疏散方法,组织启用演练,负责避难场所应急启用,并会同开展检查督导;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负责日常管理,确保设施设备完好,协助做好启用演练、应急启用相关保障。
(二)场所启用及关闭
在遇有地震、火灾、洪涝等突发性重大灾害时,街道在启动相关预案的同时,根据应急避难需要,决定启用本应急避难场所。灾民善后安置工作基本完成,灾区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秩序后,由街道宣布停止使用避难场所,避难结束后,解除启用命令后,群众应无条件立即撤出。避难场所关闭后,各相关部门应负责各自的设备拆卸,恢复原状。避难期间使用或征用、借用的物资或款项,由相关单位结算后报财政支付。
三、应急期间指挥机构及职责
成立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应急避难场所指挥部,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郭亦鹿任指挥长;分管应急党工委副书记、政法、民政、市政等领导和街道武装部及学校领导任副指挥长;街道党政办、派出所、武装部、社区自治办、社区平安办、社区服务办、社区管理办、社区发展办(安监)、社区文明办、社区发展办(财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管联勤、环卫、学校等相关部门及单位的人员为成员。指挥部主要职责: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街道指令,负责组织、协调、部署避难场所的启用、灾民安置等有关工作。现场指挥部下设安置工作组、应急物资供应组、应急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社会治安和秩序维护组、配套设施保障组、宣传教育工作组等6个工作组。启用应急避难场所后,各工作组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密切配合,按各自职责迅速开展工作,确保避难场所正常运行。
(一)安置工作组
街道社区自治办牵头,学校配合。负责引导受灾群众分区域安置。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按应急避难场所布局方案启用场所内相关设施,开启应急发电机、深水井、应急厕所等,做好区域划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设置。
(二)应急物资供应组
街道社区自治办牵头,街道相关部门配合。负责避难场所帐篷等易保存的应急物资常规储备,对不便储存的应急物资,要与附近的超市、商场和生产单位签订保供协议。启用应急避难场所后,街道武装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负责搭建临时帐篷,街道社区自治办负责设置救济物资临时供应点,有关部门协同调配和供给救灾生活物品,保障避难场所内灾民的基本生活。
(三)应急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建立临时医疗点,做好现场受伤灾民救护及转运,负责避难场所的卫生防疫、消毒,检查、监测场所内的饮用水源、食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保障药品、医疗器械的供给,作好心理干预和帮助等工作。
(四)社会治安和秩序维护组
嘉城派出所牵头,联勤配合。做好避难场所及周边的消防安全工作,做好人员的转移安置,维护避难场所治安、交通疏导和管制,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重点部位、重要目标和物质、设施的值班巡逻和警戒工作。
(五)配套设施保障组
街道党政办公室牵头负责,供电、供水、通讯等部门配合。组织、协调对避难场所内被破坏的供水、供电、通信设施进行抢修,保障避难场所内灾民的生活用水用电和通讯畅通。
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负责应急发电机、深水井的启用,确保应急时的供电、供水。
应急移动厕所由上海疁城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按照指定位置保障到位,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应急垃圾处理由上海疁城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在指定地点加设垃圾盛放设施,并做好应急避难场所内生活垃圾的清理转运工作。
(六)宣传教育工作组
由街道社区文明办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避难场所内灾民发布信息;积极稳妥地开展防灾抗灾、自救互救等宣传教育,提高灾民战胜灾难的斗志;制止各种谣言的传播,稳定避难场所的社会秩序。
四、附则
(一)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街道武装部、街道社区自治办共同组织编制,经街道办事处批准,并报区民防办。街道办事处、区民防办将根据情况,适时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监督检查
区民防办会同嘉定镇街道办事处及区教育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应急避难场所启用预案实施监督检查,确保应急避难启用时的运行有序。
(三)启用原则
避难场所应按照“就近安置、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启用。
(四)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应急避难场所的启用、管理,遵照本预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