疁光溢彩
嘉定镇街道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一键恢复”
疫情之下,不少居民宅在家里,垃圾分类的习惯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如何让垃圾分类“一键恢复”,让居民就近就便就能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服务?近日,嘉定镇街道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按下了“启动键”,逐步进入正轨。
多方协作,合力推进垃圾分类
6月1日起,梅园社区的物业公司安排保洁员将小区内的4个垃圾箱房进行了彻底清扫、消毒。社区工作人员则利用社区云发布告居民通知书,同时,在小区每个楼道张贴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我们与城管加强了联系,上周通报了一个屡教不改乱扔垃圾的居民,城管对其进行了处罚。”条线社工表示,“之后将加强宣传,让居民引以为戒。”
“疫情前,居民分类准确率还是很高的。”不少守箱志愿者表示,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封控后,一开始会出现一些居民分类混乱和不按时丢垃圾现象,但经过宣传和劝导,居民分类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同时,一些社区会安排社工每日定时对小区内所有垃圾箱房点位进行巡逻,检查是否出现混投、小包垃圾乱扔等现象。
街道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发动志愿者在小区里发放宣传告知书,引导居民正确参与垃圾分类。同时街道通过“线上技查”和“线下人查”结合的方式,通过城运中心“一网统管”监控系统对各点位垃圾分类实时投放情况进行监督,安排检查人员到小区进行实地指导。
辖区可回收物体系全面复工
疫情期间许多居民家中都堆放了不少快递箱、饮料瓶等杂物,不仅影响家中环境,堆放过多还极易发生火灾等隐患事故。为让居民家中的废旧物得到及时的处理,让可回收物“有地儿去”,位于清河路的两网融合中转站也重新启用。开放至今居民们交投热情高涨,截至目前共有千余人次交投,日均回收量25吨左右。
居民根据工作人员引导,自觉扫场所码,出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进行可回收物称重、计重与交易结算。
同时,街道在一些社区设置可回收物收集日,每周开展一次可回收物上门收集活动。在桃园小区“两网融合”回收点,居民拿着打包好的纸板箱、塑料瓶等可回收物等候兑换。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对可回收物消毒、称重后,现场给居民逐一结算。“我刚刚处理了积攒了2个多月的纸盒。”70岁的吴阿姨表示,上门回收让她倍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