疁光溢彩
心系安全,共寻公共空间最优解
一、相关背景
嘉定镇街道是嘉定老城中心区域,历年来各居民小区因居民堆物等公共空间相关问题造成的消防隐患,以及产生的垃圾、异味扰民问题,一直是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其中,又以楼道内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堆放问题较为突出,造成安全隐患问题的同时又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邻里矛盾。
另一方面,对于楼道和公共空间堆物的标准有时也过高过严,居民放置一些鞋柜、绿植的实际需求,和完全禁止放置任何物品的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现实矛盾。
二、主要做法
(一)专题调研,摸清真实情况
在政协委员工作站委员中,以自愿报名结合定向邀约的方式,建立“12345”民主评议工作组,并与街道社区自治办、营商环境办等建立沟通渠道,掌握相关方针政策。
根据街道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相关数据,选取街道比较有代表性的银杏、梅园等社区,初步了解社区公共空间堆物及安全隐患情况,制定现场调研和居民协商工作方案。
(二)现场查看,对话居民群众
6月6日上午,政协委员工作站召集人张敏带领3位区政协委员,前往银杏社区开展现场调研工作。主要查看了小区室内和室外公共空间的实际情况,包括部分高层内自行车停放和堆物现象,及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设施的实际情况。
在地下非机动车停放场所,一行人与正在进行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群众进行了详细的交谈。了解了小区目前存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相对较少,老年人使用充电设施多有不便的实际情况,并听取了居民群众对增加充电设施的建议。
(三)充分协商,形成意见建议
政协委员工作站一行人与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进行了专题座谈,主要针对社区公共空间的实际情况,以及近期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的治理情况。
社区干部和居民们反映:
1、楼道内停放自行车和堆物的现象仍然不少。一方面,通过居委、业委会、物业的共同治理,楼道内停放电动自行车的现象基本消除,停放自行车的现象也逐步减少。另一方面,居民群众确实习惯并有在门口放置鞋箱的实际需求,也有放置一些小型绿植美化楼道的想法,这与目前完全禁止堆物的标准不符。
2、小区内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施相对缺乏。目前小区内共有电动自行车200余辆,配有充电设施的停放位置只有50余个,数量上非常不足。而老小区建设新的充电设施有一定的难度,经费上也比较缺乏。
三、工作成效
嘉定镇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根据调研和协商,形成以下工作做法和意见建议。
一是通过部门协作,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沟通街道社区自治办、营商环境办等相关部门,掌握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要求和标准,引入专业建设单位研究建设方案。并联动社区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共同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的同时,消除原本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二是参与社区自治,研究城市小区合理使用公共空间。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在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前提下,推动居民协商和物业管理的方式,在居民住宅门口允许放置鞋柜,允许居民用小型绿植美化楼道和公共空间。相关意见和建议,将以社情民意和政协提案的方式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