疁光溢彩
睦邻社工说丨奔赴山海 创“社”未来!@全体新社工,你有一份明星学长学姐寄语待查收
盛夏骄阳,流金似火;生如夏花,灼灼其华。怀揣灿烂的梦想,2024年嘉定镇街道的18名新进社工在这个夏天与疁城这片热土不期而遇。自街道“练祁社工”提质增能项目之“入职第一课”新社工培训课程开展以来,明星“学长学姐”们为新进的“学弟学妹”们讲方法、谈经验,帮助他们更快融入社区生活、更好适应工作节奏。新社工们跟着前辈们的脚步认真学、用心悟,未来,他们也会和前辈们一样,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播种、浇灌,让老城的基层治理“根深叶茂、沃土生花”。
与工作岗位产生“深度链接” 力争做到“非你不可”
丽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张婷婷
这么多年,我在很多单位工作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睦邻家园服务中心、夕阳红俱乐部,现在是来到社区当书记,做了那么多不同的工作之后才懂得每份工作其实都有它的难处,而每一份工作我都全身心投入其中,把自己当成负责人来看待,最终我也真的成为了负责人。因此,无论是在哪一份工作里,我们都要和这个工作岗位产生深度链接,争取做到“非你不可”。
注重日常积累,梳理基本的工作脉络。社区工作很繁杂,但是有最基本的逻辑,比如一年中有些事情是比较重要的,我的方法是记录在笔记本最前面的几页,时不时会再次翻看提醒自己。学会换位思考,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其实不同的人工作方法、工作能力、工作效率都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要善于发现同事、领导的优点,向他们学习。保持适当距离,提高工作完成的质量。在平时工作中,要与我们的服务对象保持适度距离,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做事要认真、细致,做到“先付出再收获”。
很多时候,我们的服务对象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感动和惊喜,有一次,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下雨为我撑伞,那一刻,我觉得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就居民来说,我们就是他们的“当家人”,要在日常工作中回报居民,为他们“撑伞”,为他们当家。
让“勤奋努力”帮助我们“上天入地”
桃园社区工作站站长 石海丰
2016年7月,我也和大家一样,成为了一名新社工,当时我是负责15000平米地块的拆违工作,不论是前期268处违建的现场走访,还是中期的约谈违建业主、调阅相关资料,都使我无时无刻地感受到紧迫感,吃“闭门羹”是最平常不过,加班加点也已是常态。
“一张小板凳就是我的移动工作台,一段倾诉的家常,可能就是叩开一户的开场白。”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靠河的一户老伯,经过每天“打卡”,我逐渐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他老家和我在乡下是同一个地方,儿女也和我一般大小,我就以“老乡”为纽带、每天和他聊家常,逐渐建立起了感情联系,这让我找到了拆违工作的突破口,老伯是第一家同意拆除,之后其他户的拆违工作也势如破竹,直至最后全部拆除完成,或许这就是天道酬勤吧……
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我们社区干部既要把政策吃“透”、吃“熟”、连好“天线”,还要和老百姓打好交道、接好“地气”,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办法和措施,逐步解决群众的问题,为群众多办实事和好事,逐渐成为社区基层建设的“实干家”。
社区就是一个有待你发掘的大“宝藏”
嘉中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戴亦珏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定义你眼中的社工,会是什么?除了“助人自助”之外,社工也可以是一名“挖宝人”,如果我们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会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遇到很多“宝藏”。
第一个“宝藏”——老一辈的关心关怀。夏天创城时,垃圾桶异味阵阵,在我最累的时候,陈阿姨帮助我顺利完成了任务,82岁高龄的邱老师,每周制作PPT帮我们完成暑期活动。他们为什么会帮助我呢?我想是因为他们把我们的付出和辛苦看在眼里,也正是因为这种“心贴心”的付出,才让他们把我们当作自家的孩子一样看待。
第二个“宝藏”——“快递小哥”的质朴善良。近年来,以快递、外卖小哥为典型代表的新兴领域就业群体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参与到我们的社区治理中来,他们在送快递时会帮助社区的困难弱势群体、及时上报风险问题,他们身上的真诚善良、质朴勤劳为我们的社区注入了活力。
第三个“宝藏”——在职党员的多元资源。在职党员往往在各行各业都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渠道资源。我们共建单位嘉一附小的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热心人”,她不仅会用专业的自然生态知识为我们“昆虫旅馆”的自治项目出“金点子”,而且帮我们成功申请到了小鹏公益推广的桌游,为社区后期观鸟设施的建设赋能助力。
最后一个“宝藏”——全体社工伙伴们。对社区治理而言,能人达人的挖掘培育至关重要,只有我们把自己当作“宝藏”,充分发挥“智慧”“勤劳”“友爱”的优势,才能挖掘更多有益于社区的“宝藏”。希望各位新社工们可以充满热爱,保持好奇,每天都像挖“宝”一样,在参与治理中获得自我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一名平凡社工的“心路”“幸路”和“新路”
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 赵静
在社工岗位已有十二年,有辛酸的泪水,也有宽慰的笑声;有劳累的汗水,也有来自居民的肯定或质疑,各种情绪化在心里。
精耕细作走“心路”。“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选择这份工作以前,我有过很多份工作经历。这么多年,我有过怀疑、委屈、遗憾,但从未后悔。我深入群众、了解民情,这是我的坚守;我闻令而动,勇挑重担,这是我的担当,在工作中,我多次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感。
百舸争流逐“幸路”。都说“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我们在哪里,都要虚心向群众学习、汲取这些优秀榜样的力量。退休教师庄老师是我“幸路”上的一盏“明灯”,她退休后仍以不遗余力地为社区工作发光发热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热心居民吉先生是我“幸路”上的一股“逆风”,他的“意见建议”帮助我们精准把握居民需求、更好地服务好居民;在职党员顾老师是我“幸路”上的一束“阳光”,当我们遇到各类社区治理问题时,他会用专业知识帮助我们一起创新品牌、服务社区……
踔厉奋发启“新路”。要超前谋划——“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开展任何工作之前,我们都要提前做好各类准备,只有想在前、干在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忙而有序。要反复推敲——“磨刀不误砍柴工”。面对繁琐的基层工作,只有沉心静气、反复推敲,充分考虑到整体工作流程和每个具体环节涉及的人、物、事,才能把握好时、度、效,把工作想周全、做扎实。要细致细究——“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着整体的质量和效果,每个细节都把握好、做到位,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希望大家未来以新的工作岗位为起点,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实际行动书写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