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疁光溢彩 >详细内容

疁光溢彩

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嘉定宁化开展“理论走亲”

6月17日下午,“嘉音宁语传山海 理论共研绘发展”嘉定镇街道第十四届党员学习月闭幕式暨嘉宁理论宣讲活动举行,一场跨越800公里的理论对话,让嘉定与宁化在守护与创新中同频共振,共启山海协作新篇章。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石中军,区团委书记顾磊敏,嘉定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徐嵘,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顾海峰,宁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杜宝山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山海同心 理论走亲”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两地理论宣讲、经验交流、干部互学将进入常态化、机制化的新阶段,“理论走亲”越走越亲,成为两地深化对口合作、共绘发展的一座坚实桥梁。

“西大街拆了,但咱们的情分拆不散!”现场,《守护与新生》理论宣讲引发共鸣。如何平衡保护与更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此次宣讲是“嘉定青年说”第三期,来自嘉定镇街道“练祁青音”宣讲团的严姝瑶以80岁居民钱阿姨的动迁故事为切口,揭示嘉定如何在城市肌理的修复中注入现代功能,在历史文脉的延续中培育发展新芽。

“西大街始建于南北朝,弹硌路记录着市井烟火,但居民对改善生活的渴望同样真实。”宣讲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强调更新需“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未来,西大街将不再有“老破小”与“高大上”的对立,而是让每一代人能找到归属。

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宁化县“福小宣·新长征”宣讲团宣讲员李月梅带来《医改有温度 群众健康有“医”靠》理论宣讲,介绍了在深化医改浪潮中,宁化在医疗卫生领域推行“免陪护”病房等有温度的惠民举措。“我们宁化县在医改领域探索出了有温度、有力度的‘宁化路径’,希望通过我的宣讲,大家能感受到医改的‘宁化温度’。”李月梅表示。

活动现场,“云聚山海”两地文化数字资源发布,共享菜单整合两地宣讲、非遗、群文等10项内容,包含百余条等数字资源,通过数字赋能,为云端共学提供便利。

为促进两地文化交流互访,“文脉嘉宁”两地文化地图正式发布,地图展示了两地文化精华,包含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步道宁化段等红色研学点位、客家祖地等客家文化特色文旅点位等21个打卡点位,也包含了嘉定孔庙、州桥景区,以及可一览江南城市意象的嘉定环城河步道等嘉定镇街道推荐18个打卡点位,成为两地互访学习、深化情谊的实体指南。

嘉定之“礼”与宁化之“韵”汇聚成河,“嘉宁礼韵”文化共鸣计划启动,两地将以上海孔子文化节、宁化客家文化节为平台,通过非遗项目活态展示、沉浸式民俗体验、云端文化互动等多种形式,推动两地优秀传统文化互学互鉴、互动互访。

据介绍,嘉定镇街道与宁化县将围绕“理润山海”交流项目、“文脉双城”融合项目、“文旅联动”发展项目开展深度交流共建,包括共建理论传播矩阵、深化传统节庆交流、共推文化创意产品等九项内容,推动两地文化繁荣互鉴、文商旅深度融合,将绵绵“山海情”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宁化理论宣讲《弘扬谷公精神 做“四有”好干部》讲述了优秀共产党员谷文昌在宁化心系群众、实干担当的崇高风范。嘉定小品《上海爷爷》展现了嘉定“中国好人”沈启华三十年如一日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

宁化宣讲员带来《湘江魂》震撼全场,低沉的声音将观众带回烽火岁月。嘉定原创情景剧《新桃园三结益》则生动展现嘉定基层如何以“小民主”凝聚大合力,探索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此外,上海大学年轻学子带来的情景朗诵《孔子与学子》,展现了八百年的银杏树下,千年的儒家智慧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一场跨越时空对话。

湘江畔的红色血脉与州桥边的教化之风,在这场跨越山海的深度对话中交织共鸣。嘉定与宁化,正携手以理论共研激发实践伟力,续写新时代的山海情缘。

区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潘展平,宁化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泽飞,街道党政班子成员、人大工委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其他区管干部;街道各基层党组织的负责同志、党员代表;街道基层百姓宣讲团成员、“练祁青音”青年宣讲团成员参加活动。